绿色建筑有哪些节能减排的途径?
建筑作为我国当前三大高能耗行业之一,数量巨大的各类建筑,在其建造、使用、拆除过程中的能源消耗,占用和消耗着大量资源,对生态环境也产生着较大的影响。而绿色建筑则是指在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地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
2016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积极推广绿色建筑和建材。绿色建筑是指在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地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我国于2008年前后启动了绿色建筑评价工作,给符合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的建筑评定等级。随着这项工作的深入,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建筑项目被评定为绿色建筑。
建造绿色建筑,已经成为很多公共建筑业主方和设计人员的自主选择,尽管为了让建筑达到节能等目标需要耗费的成本比普通建筑高,但给建筑的全生命周期算总账,使用阶段节约的支出能够很快收回投资时多出的成本。推广绿色建筑,很多城市都非常积极。从2016年开始,珠海将对新建民用建筑全面推行绿色建筑标准。根据新规,今年新建民用建筑100%强制实施绿色建筑标准,如果新建大型公共建筑和政府投资兴建建筑不按照绿色建筑标准设计,将不能通过施工图审查。
那么,绿色建筑节能减排应该采取哪些措施呢?
一是全过程减少粉尘排放。深入开展水泥窑炉粉尘综合治理,加大高效袋式除尘器覆盖比重,进一步降低窑头、窑尾等关键部位粉尘排放浓度,实现粉尘排放优于国家标准要求,并达到行业先进水平;实施储存、包装、运输环节的封闭式管理,通过建设封闭式原燃料堆场等有效措施,减少粉尘的无组织排放。
二是多途径控制污染物排放。全面推进水泥、玻璃等企业分级燃烧和脱硫脱硝系统建设,规范环保设施的运维管理,实现氮氧化物、二氧化硫排放浓度优于国家标准要求,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优化用能结构,提高余热发电系统运行效率,加大清洁煤炭、天然气和生物质能源等清洁能源的应用比重,从源头减少污染物排放。
三是大力推进碳减排。减少生产过程中的能源消耗,坚决淘汰落后产能,实施主要生产设备的升级改造,提高能源利用水平,实现主要产品单位能源消耗优于国家标准要求、保持行业先进水平。倡导水泥“减量化”发展,自觉限产减排,推进高性能、高标号水泥和混凝土的消费,减少资源浪费,从源头消减二氧化碳产生和排放。
四是提高协同处置能力。持续提升协同处置工业固废的广度和深度,提高协同处置能力和水平;全力推进水泥窑炉无害化协同处置城市垃圾、危险固体废弃物系统建设。水泥、商混和建筑板材板块形成年综合协同处置能力超过1.2亿吨。
五是开展绿色矿山和生态厂区建设。深入开展矿山复绿,矿山绿化率不低于85%,充分发挥绿色植被天然吸尘器的作用,减少温室效应和粉尘排放;持续开展生态厂区建设,改善作业场所和所在区域环境质量,保护员工和周边居民健康,实现工业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绿色低碳是人类的共同语言,也是城市实现有质量、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发展建筑节能是为了当代人们生活的更好,也为了我们的下一代在这个地球上用有限的资源过更加绿色、更加富足、更加幸福的生活。(来源:经济日报、中国节能服务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