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随着低碳时代的到来,传统材料及工艺已不能满足发展要求,节能环保、轻量化、3D打印越来越成为塑料企业关注的热点,新型材料势必将成为塑料企业的发展方向,从现今塑料行业发展趋势来看,这三大方向将成为未来塑料企业的重点发展方向。
方向一:环保塑料应运而生
就中国目前塑料行业情况而言,发展再生资源产业是我国发展循环经济产业的重要内容之一。受环保力度不断加码,国家对环保再生产业的重视程度逐渐加大,其中塑料作为“白色污染”的主要来源,它的再生环保更是受到环保人士的诸多关心。
作为环保性塑料制品的生物降解塑料、高科技功能性新型材料和废旧塑料的回收利用等正成为全球瞩目的究开发热点,其中生物降解塑料发展尤为迅速,也使塑料生产商认识到生物降解塑料市场的巨大商机。
生物降解塑料主要的目标市场是塑料包装薄膜、农用薄膜、一次性塑料袋和一次性塑料餐具。相比传统塑料包装材料,新型降解材料成本稍高。但是随着环保意识的增强,人们愿意为保护环境而使用价格稍高的新型降解材料,环保意识的增强给生物降解新材料行业带来了巨大的发展机遇。
当然,降解塑料由于在某些性能方面仍有所欠缺,其不可能全部替代现在石化类普通塑料制品在某些领域的应用。对于降解塑料的市场空间,专家觉得,降解塑料应用于垃圾袋、地膜、购物袋等规模的前景看好,据保守估计,未来中国将有300万吨的需求量。因此,生物降解塑料的研发、生产与应用对塑料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方向二:汽车塑料未来可期
在中国现有的土地上,汽车拥有数量仅仅排于美国后面,目前已超过1亿辆,稳居世界第二位。与此同时,我国也是全世界汽车行业制造大国,据统计,年产各类汽车达1800多万辆。
众所周知,从节能减排角度看,在保持汽车必要性能的前提下,尽量减轻汽车自重是最有效的办法,而尽量使用以塑料为标志的高分子材料是实现汽车减重的最为有效和有力的途径。
尽管我国汽车制造工业使用塑料材料的整体水平还未达到世界领先程度,但无论是乘用车还是货运车每年所需要的各种塑料材料的绝对数量都在数百万吨以上的,大约占全国各种塑料制品年产量的十分之一,而且较之农用、建筑用、包装用等其它门类的塑料制品,其产品的经济效益都是名列前茅的。
就造价而言,塑料汽车零部件比传统金属零部件更具成本优势,尽管等单位的金属材料要价高于车用塑料,然后者却更具可行性,能够大大降低加工、组装以及其他后期费用,此外,随着日后高性能塑料在汽车领域的的面积使用,其价格必将进一步下跌。
由此可见,车用塑料市场前景相当广阔,这成为众多塑料企业关注的热门领域所在。
国内汽车改性塑料龙头企业普利特就专注于汽车材料领域,其95%的改性塑料用于汽车领域,主要分为改性聚烯烃类、改性ABS类、塑料合金类以及其他类,原材料包括PP、ABS、PC等合成树脂,占主营业务成本的80%以上。
塑料作为新型的零部件材料,不仅能减轻汽车自重,从而降低油耗和减少排放,还能大幅地降低采购成本、提高汽车动力和增强其安全性,最终使汽车在安全和成本两方面表现出更佳的性能。
方向三:3D打印材料充满幻想
3D行业权威报告称,过去三年3D打印市场的年平均增长率为27.4%,预计2019年3D打印市场规模将达到60亿美元。其中,在医疗方面的应用市场份额占到15.1%,预计2025年该市场可达到19亿美元,折合人民币超百亿元。
事实上,3D打印行业要想发展,除了3D打印机本身的软硬件之外,决定这个行业的另外一个核心要素就是材料科技。3D打印材料研发和突破是3D打印技术推广应用的基础,也是满足打印的根本保证。
但是目前,设备制造商控制着3D打印材料的供应链,这减少了大材料公司的竞争机会。不过,一些材料公司与小型设备厂合作,甚至自行研发3D打印设备。一些公司像CRP技术和DSMSomos正通过为汽车和牙科应用研发特殊材料以寻找商机。
目前我国3D打印材料企业众多,但我国3D打印领域目前我国还没有形成一个3D打印材料体系,现有材料还远不能满足3D打印的需求。3D打印材料目前普遍存在种类少、性能低、价格高的问题,无法满足3D打印技术发展的需要,而国内3D打印材料问题更加突出。因此,开发更为多样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性能3D打印材料是该技术发展的关键因素。
废塑料回收1亿吨≈节省3亿吨原油
据悉,我国废塑料产生量约3413万吨,再生利用量达到 2487.8多万吨,占我国塑料消费量的30%左右,相当于节约原油4000多万吨,成为节能减排的重要生力军。
报告显示,废塑料再生利用产业已成长为经济发展中不可或缺的资源型环保产业。随着塑料制品的大量使用,科学合理安全处置废塑料成为保护环境和节约资源的重要课题。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的塑料再生利用产业从回收利用总量、从业人员规模、分选技术进步、加工装备革新、产品应用范围、公众认知等方面均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在取得显著成就的同时,我国的废塑料回收利用产业也存在着不容忽视的问题。中华全国供销总社再生资源管理办公室主任管爱国表示,目前我国废塑料回收处理中仍然存在着相关管理法规、市场规划和产品标准缺乏的问题,以及经营不规范、资源利用率低、废塑料分类不细等现象。为此他提出,要促进我国废塑料回收再利用产业的健康发展,就必须进一步完善相关法规政策和税收制度,大力推进技术创新,提高回收效率和无害化处理水平。
目前,我国合成树脂消费量达7000万吨,自给率为73.8%,其余都要靠进口来满足,而废塑料的回收利用可以有效缓解原料供给不足的矛盾。同时,我国每年塑料废弃量达到3000多万吨,如果不能有效地回收利用,随意丢弃,将会给环境带来压力。
另外,做好废塑料的回收利用工作,就相当于提高了石油资源利用效率,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我国原油资源短缺,对我国节能减排和循环经济的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据悉,自2006年以来,我国累计回收再生废塑料达1.2亿吨,按照1吨合成树脂消耗3吨原油计算,相当于节省了3.6亿吨原油。
目前,我国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废塑料再生利用国家。回收的废塑料品种除了五大通用塑料、聚酯外,也有很多性能高、品质好的工程塑料如尼龙、聚碳酸酯、有机玻璃、聚甲醛、PVB(聚乙烯醇缩丁醛树脂)薄膜、氟塑料等。经过近几年的发展,废塑料回收再生产业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新技术的应用和新产品的开发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企业环保设施逐步完善,二次污染得到有效控制,行业散乱差的局面有了很大改观。塑料再生利用产业正在由低质量、高能耗向高质量、低能耗、多品种、精细分类、高技术应用的方向发展。
同时,塑料回收利用加工交易市场逐步走向规范经营,产业聚集度在增加,规模化发展条件日渐成熟。废塑料回收利用产业正在朝着规模化、集约化、园区化的方向发展,基本形成了以大中型塑料回收再生利用企业为主体、废塑料专业交易市场为基础的综合利用格局。(来源:易再生、青岛汇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