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固废利用提升墙改之效
《河南省发展应用新型墙体材料条例》鼓励新型墙材领域的资源综合利用,这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的具体体现。对固体废弃物进行综合利用从而节约自然资源,这是墙改工作对社会的重要贡献之一。
墙材革新工作开展之初,保耕地红线与建材刚性需求之间的矛盾,以及禁止使用黏土砖后墙体材料市场空缺问题,成为河南省各级墙改部门必须要考虑的问题,倒逼着河南墙材行业加快研发、生产新型墙材的步伐。
河南是煤电大省,也是冶炼大省,大量的煤矸石、粉煤灰和炉渣堆积如山,占用土地又污染环境。墙材行业在决心弃用黏土做原料后,将探求的目光瞄向了工业固体废弃物。尝试在黏土或页岩中掺加一定量的煤矸石、粉煤灰或炉渣制造烧结砖,走出了新型墙材利用固体废弃物、节能降耗的第一步。相对于传统的黏土实心砖,煤矸石烧结砖不仅节省了黏土,而且强度更高。为了改善墙材的保温功能、减轻墙体重量,又积极研发生产了多孔烧结砖,使用的黏土更少,更有利于保护耕地。
从黏土实心砖到煤矸石烧结砖,再到多孔砖,在不断求索的过程中,河南墙改探索出固废在墙材领域应用的新天地。
河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积极扶持大专院校和科研机构,通过自主研发以及引进、消化、吸收,进行煤矸石、粉煤灰等废弃物生产墙材技术攻关,先后研发应用煤矸石烧结多孔砖、煤矸石烧结空心砌块、蒸压粉煤灰砖、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等10多种新型墙材,固废在墙体材料上得到了广泛应用。
经过多年的实践和磨砺,河南利用固废生产新型墙体材料形成了多元化态势。郑州市大力发展粉煤灰制品,并在传统的加气块基础上,研发了可砌筑多层建筑的承重加气块和可做建筑内隔断的加气条板。焦作市、平顶山市经过20多年的努力,消纳了积压如山的煤矸石,形成了年产37亿块标砖的煤矸石砖生产能力。
利用建筑垃圾生产各种透水砖、行道砖和大型墙体构部件,是河南在新型墙材发展中的又一创新举措。今年4月,河南省被列为全国建筑垃圾管理和资源化利用试点省。
世上并没有垃圾,只有放错地方的资源。曾经大量占地、影响环境、难以处理的固体废弃物,一经和新型墙体材料结合,便完成了它的华丽转身,成为市场的“宠儿”。
河南全省多数热电厂,为了解决粉煤灰排放问题,专门征收或租赁大量土地,企业为此每年都要付出不菲的额外费用。一旦大风刮起,粉煤灰随风飘扬,灰坑附近的居民苦不堪言。开展固体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之后,当地的新型墙材企业,不但消纳了热电厂的日常排灰,还把多年积存的粉煤灰“吃干榨净”。
经过多年来的工作,新型墙体材料对固体废弃物的利用,从数量、品种、质量上都有了较大提升。据统计,“十二五”期间,河南省推广应用新型墙材达2300亿块标砖,节约能源1426万吨标煤,减排二氧化碳3500万吨,减排二氧化硫31万吨,节约耕地37万亩,利用粉煤灰、煤矸石等工矿废弃物2亿多吨。
《河南省发展应用新型墙体材料条例》从建设生态文明社会的角度,提出发展新型墙体材料应当遵循科技创新、安全环保、经济适用、节约资源和能源的原则,鼓励企业利用建筑垃圾、煤矸石、粉煤灰、氧化铝赤泥、磷石膏等无毒无害的固体废弃物生产新型墙体材料,为固废利用工作指明了方向。
“新型墙体材料的发展历史,也是我省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改善环境、绿色发展、实现循环经济的重要历程。”河南省建科院副院长、享受国务院津贴的节能专家栾景阳这样肯定河南省新型墙材发展对经济社会的贡献。新常态下,河南省将以《河南省发展应用新型墙体材料条例》出台为契机,坚持绿色发展理念,不断加大研发力度,促进固体废弃物利用的产业化发展,提升固体废弃物的综合利用效益,实现新型墙材绿色、低碳、生态、循环发展。
(转自:中国粉煤灰产业联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