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钢铁行业冶炼废渣产生与利用现状
目前,我国钢铁行业冶炼废渣年产生量约4.2亿吨,其中高炉渣2.4亿吨、钢渣1亿吨、含铁尘泥6000万吨、铁合金渣1400万吨。我国冶金渣综合利用量约为2.3亿吨,综合利用率为67%。其中高炉渣综合利用率为82%,钢渣综合利用率仅为30%。
矿渣作为水泥混合材和混凝土掺合料应用技术已经非常成熟,而且应用广泛,是最主要的综合利用方向。近年来利用高温液态下矿渣的热量制备保温岩棉成为人们关注和研究的热点。钢渣利用主要集中在金属铁的回收、冶炼原料、水泥混凝土、道路材料等。近年来利用钢渣制备微晶玻璃、陶瓷砖、碱激发胶凝材料、透水材料、脱硫剂等技术成为人们关注和重点研究的方向。铁合金渣目前主要应用于水泥混凝土、微晶玻璃等,冶金尘泥主要作为烧结辅料、有价元素提取和制备氧化铁红等。
2、有色行业冶炼废渣产生与利用现状
目前我国有色行业冶炼废渣产生量1.28亿吨,主要包括赤泥、铜渣、铅锌渣、镍渣等,综合利用量2240万吨,综合利用率17.5%。其中以赤泥产生量最大,年产生量约为7300万吨,利用量约290万吨,利用率仅为4%左右。由于近年来铝土矿的品位降低,导致拜耳法赤泥的产生量逐年增加,目前我国赤泥的累计堆存量已达3亿多吨。
有色行业冶炼废渣的特点是大都含有多种重金属离子,综合利用的同时要兼顾重金属离子的无害化处理。赤泥目前主要的应用途径包括制备微晶玻璃、保温纤维、硫铝酸盐水泥、脱硫剂等。其他有色冶金渣主要应用于水泥混凝土、墙材和路基材料,利用率较低而且缺乏相关的应用技术规范。
3、发展方向
总体来说,我国冶金固废的特点是产生量大,利用率较低,实际应用主要集中在水泥混凝土、墙材、路基材料等低附加值利用领域。虽然我国对于冶金固废的资源化利用有一定的财税优惠政策,但是冶金固废的利用不能仅停留在依靠政府补贴的发展道路上,在市场经济体制下,综合利用事业要想取得突破性的发展,必须依靠自身的力量,在市场中占得一席之地。因此在兼顾建材领域大宗量利用的同时,必须多方向发展如微晶玻璃、陶瓷、保温岩棉、碱激发胶凝材料等高附加值、高新技术产品,提升综合利用产品价值,真正实现可持续发展。
为了促进冶金固废综合利用事业的发展,建筑材料工业技术情报研究所联合北京科技大学钢铁冶金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包头市人民政府等单位,将于2017年7月21-24日在内蒙古包头市组织召开“2017国际冶金固废及尾矿处理与利用技术论坛”,作为国内首次举办的冶金渣及尾矿处理与利用国际盛会,大会将邀请国内外知名专家,并设立钢铁冶金固废、有色冶金固废、尾矿等专题演讲报告。目前世界冶金渣联盟主席Craig已经确认参会,并已邀请全球范围内相关冶金渣利用的专家和企业参加,国内包括清华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安徽工业大学、内蒙古科技大学等高校的专家也确认参会并做演讲,欢迎广大行业人士积极参与!详情可访问网址:www.iswchina.com,或拨打咨询热线:01065748832.
(转自:建材情报所廖述聪 粉煤灰产业联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