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铜渣
我国2015 年产生渣产生铜渣1800 万吨,且铜渣的历史堆存量达到1.2亿吨。从 2006 年至2015 年,我国精炼铜产量持续增长。在铜的冶炼过程中,一般每吨铜产生约 2 吨冶炼渣,2015 年产生的铜冶炼弃渣约 1800 万吨。同时铜精矿品位也有降低趋势,2015 年精矿品位 22.09%,比 2006 年下降了 0.97 个百分点,铜冶炼过程中废弃渣量会随精矿品位降低而增大。铜渣的历史堆存量达到1.2 亿吨。在铜渣中,铁含量达到了 40%左右,且含有一定量的铜、锌、铅等有价元素,具备很高回收价值。
2、 镍渣
我国镍渣的年产量400 万吨左右,利用率仅为10%。镍渣是指硫化镍矿火法冶炼过程中排放的一种工业废渣,至 2012 年,仅金川公司的镍渣累计堆存量已达到 3300 万吨,预计到 2016 年可累计 4000 万吨,而目前利用率仅约为 10%;2012 年-2014 年,我国精炼镍产量呈逐年上升趋势,分别为 19.68万吨、22.70 万吨和 24.67 万吨。按照每生产 1 吨镍产生 6~16 吨镍渣估算,我国镍渣的年产量 400 万吨左右,且逐年增加;2015 年镍精矿品位比 2014 年下降了 0.21 个百分点,原料品质的下降会造成镍渣量的增加。
3、赤泥
我国 2015 年新产生的赤泥超过 7000 万吨 ,累计堆存量已达到 3.5 亿吨, 综合利用率仅为 4% 。在氧化铝生产过程中,每 1 吨氧化铝产生 1~1.8 吨赤泥,堆存占用大量土地并对环境造成严重危害,而赤泥中铁、铝、钠元素合计超过 70%,利用价值高。铝土矿品位(A/S)由 7.0 降低到 5.0,每生产 1 吨氧化铝赤泥产出量增加 20%。2015 年赤泥综合利用率仅为 4%。
4、 铅锌渣
2015 年为全国铅锌渣产生量为 800 万吨 ,大部分处于堆存状态。1)我国是铅锌生产第一大国,2015 年我国铅锌总产量为 1001.3 万吨,占中国十种有色金属总产量的 19.7%,铅锌渣产生量约为 800 万吨。2)渣中含有铁、铅、锌、锑、锡、银、铜、铟、锗多种有价元素,利用价值大,而现有的火法工艺能耗高,并且大多数处于堆存状态,无法经济有效处理。
内容来源:中国产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