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刚刚召开的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坚决打好蓝天保卫战”,直面回应群众关切。
正如政府工作报告起草组负责人、国务院研究室主任黄守宏所言,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大幅增加了大气污染防治的篇幅,这实际上也是政府发出的一个信号,就是要以更大的力度来治理大气污染。铁腕治气也成为两会代表委员热议的焦点。
关注一:治理效果与公众要求还有不小差距
2017年是全面实施“十三五”规划的重要一年,也是“大气十条”第一阶段实施的最后一年。2016年,全国338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细颗粒物(PM2.5)平均浓度达到47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6.0%,优良天数比例为78.8%,同比提高2.1个百分点。
“最近几年,环境污染治理已取得一定的成效,但到目前为止,大气污染治理效果与公众的要求还有不小差距。”全国政协委员、天津财经大学近现代法研究中心主任侯欣一表示。
我国的环境空气质量总体向好。这充分说明了目前的治污思路和方向正确,执行和保障措施得力。然而,目前环境空气质量的改善效果仍存在一定脆弱性。对此,全国人大代表、天津市环保局原总工程师包景岭表示,这其中既有不利气象条件的影响,也有治理工作中的实际困难,大气污染防治工作遭遇了新瓶颈。科学把握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趋势,准确分析当前大气污染的关键问题和形势,清醒认识大气污染防治工作面临的困难和问题,挖掘新的防治重点和潜力,对进一步改善大气环境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为突破京津冀大气污染防治瓶颈,包景岭建议,要全面深化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大气污染防治调查研究。一是完善京津冀区县及县级市的监测系统,提高区县特别是农村的环境监测覆盖率。二是将顶层设计与精细化管理有机结合,在制定规划、出台政策前,统筹考虑资源、产业、社会、科技、政策等,多层次、多因素掌握现实问题,同时对未来趋势开展科学客观的预测分析。三是完善能力建设,开展农村散煤清洁能源替代、优化港口集疏运,减轻机动车污染等方面的科技研究,推进试点建设。
关注二:打好“组合拳”,治理农村散煤污染
农村散煤分布广、数量大、污染重、治理难。如何打好散煤治理“组合拳”?包景岭认为,在城中村、城乡接合部,以及条件较好的农村地区探索集中供热。在经济条件较好的地区,引入分布式能源技术,积极推广热风型低温空气源热泵、热水型低温空气源热泵,鼓励采用太阳能采暖系统和秸秆制气等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技术,在农村探索沼气等可再生能源利用。在非“禁煤区”内,推广使用低挥发分、低灰、低硫的优质煤炭和洁净型煤。从源头加强民用煤质量管理,规范优质民用煤市场,并加强联合执法。
农工民主党负责人特别提到了新型清洁煤炉的作用。他表示,研究表明采用新型清洁煤炉能显著提高燃烧效率,降低污染物排放,在没有条件煤改气、煤改电的农村地区应加大力度推广应用。
针对清洁能源替代实施过程中一次性投入较大的问题,包景岭建议,可采取政府推动与市场化相结合的方式,探索补贴型PPP模式和主要设备租赁模式等,政府为拥有热泵技术等的环保企业提供优惠政策或财政补贴。
关注三:“刚柔并济”,精细化推进去产能任务
工业排放作为第一大排放源,也是控制污染的重中之重,去产能是解决大气污染问题的重要手段。
2016年,国务院以及各部委强力推进供给侧改革,在“去产能、去杠杆、去库存、降成本、补短板”上取得了明显的进展。但是让全国人大代表叶新华担忧的是,随着钢材价格回归、上涨,有的中频炉“地条钢”生产企业仍在偷偷生产;有的则用电炉生产特钢作掩护,检查时用电炉生产特钢,不检查时用中频炉生产“地条钢”。当地政府部门或出于地方保护主义或出于利益关系,对此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纵容、放任。更令人担忧的是不少中频炉“地条钢”生产企业看好去产能后的钢材市场前景,纷纷投资上马70吨、80吨所谓“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大电炉,形成了新一波钢铁产能的扩张潮。
叶新华认为,拆中频炉上电炉或拆小电炉上大电炉都与国家化解过剩产能的大政方针相违背。应严禁中频炉“地条钢”企业未经审批擅自一窝蜂拆解小吨位中频炉上马大吨位的电炉。
分析当前各地淘汰落后产能的情况,包景岭评价说,结合环境质量改善情况来看,现有及规划的去产能力度与天津、河北两省市的现有产能相比,仍不足以支撑环境改善任务。工作方案中提出2017年冬季采暖季相关城市钢铁拟限产50%,电解铝厂限产30%以上等要求,如何落实是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
“必须将落实去产能任务当做作一项重要战役来抓,年内承担去产能任务的重要城市重点落实。”包景岭建议,可采取“去产能、去产量、去产时”相结合的思路,在保质保量完成去产能约束性指标的基础上,提前开展“柔性去产能”,在规划初期将未来拟安排的去产能任务进行分解与延伸,加大工业企业冬季错峰生产力度,将原来的每年12个月生产期改为9-10个月。在冬季气象条件不利于污染物扩散的时段加大压缩企业产量力度,一些污染相对较重的企业可将此时段安排为技术改造、设备停工检修和企业职工带薪休假时段,缓解冬季环境压力。
关注四:优化能源结构让蓝天数稳步增加
高污染、高能耗产业大量聚集,燃煤、燃油集中排放,是造成区域大气污染的直接原因。在采访中,两会代表委员一致表示,大气污染治理,如果不以壮士断腕的决心推动能源结构改革,区域的生态环境保护将无法取得突破。
民革中央相关负责人表示,此次全国两会期间,民革中央向大会提交的发言就是关于优化京津冀能源结构的。这位负责人介绍说,应推进能源领域供给侧改革,将京津冀打造成能源结构调整试验区和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现代能源示范区。应破除地方保护,加强协同立法、协同执法,对能源的生产、流通、消费和污染排放进行最严格的规范,对环境违法活动实行统一监管。统筹规划京津冀地区能源结构、区域能源政策,降低高耗能行业比例。
全国人大代表、今麦郎面品有限公司董事长范现国表示,当前,煤炭仍然是我国能源供给的主力军,但必须坚定不移地控制煤炭消耗量和煤炭占能源供给的比例。应该通过政策鼓励、市场和价格引导等多措并举,提高清洁能源的市场竞争力,提高能源大户使用清洁能源的积极性。
【链接】北京市长蔡奇回应治霾问题:要有耐心和定力
3月6日下午,在全国人大北京市代表团媒体开放日上,全国人大代表、北京市长蔡奇在回答治理雾霾问题时说,要根本解决雾霾问题,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这几年,北京全市上下付出很大努力,空气质量整体上是在逐步改善。他列出了一组数据:去年北京市PM2.5年均浓度是每立方米73微克,同比下降9.9%;优良天数是178天,同比增加12天;空气重污染是39天,同比减少7天。
蔡奇说,北京市将继续推进“清煤降氮”,今年再减少300万吨燃煤,争取完成4000蒸吨燃煤锅炉清洁能源改造,10000蒸吨燃气锅炉低氮改造;加大工业治污减排力度,清理整顿“散乱污”企业;严格控制扬尘的污染,开展渣土车专项整治;强化区域协作机制,在环保部统筹调动下,加强与河北、天津的协调联动,做到统一会商、统一预警、统一应急、联动执法,达到区域空气质量的持续改善。
蔡奇表示,北京市将抓好高排放管控,目前正在开展为期一个月的执法检查,严查、严管重型汽柴油车,下一步将推动实施六环路重型柴油车限行。今年北京市还将实施环保督查,接受社会监督和举报。
他还透露,北京市设立了环保警察队伍,增加了环保执法编制,将强化环境监管和执法,严重惩处偷排超排行为,加大对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
散煤治理是京津冀大气治理工作的短板
大气污染治理难,最难在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地理条件不利于污染物扩散,加之人口密度大,单位面积排污强度大,让这一区域的百姓对“心肺之患”感受最深。
“京津冀大气治理工作确实存在不少难点。”环境保护部大气污染防治司司长刘炳江说,这些难点包括: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调整步伐需加快、机动车污染治理亟待加强、散煤替代工程要提速、城市精细化管理需要实事求是地落实、区域传输影响问题要尽快解决等。
“散煤治理可以说是京津冀大气治理工作最短的那块板,政府工作报告里要求今年完成以电代煤、以气代煤300万户以上,这是民生工程、暖心工程,也是为今年大气环境改善奠定基础的工作。”刘炳江说,去年京津冀完成以电代煤、以气代煤80万户,替代了200万吨散煤燃烧,占区域4000万吨散煤量的5%。今年300万户的任务量,将替代800万吨散煤。
去过天津港的人,都会对通向港口的高速路上拖着“黑尾巴”的运煤车长龙印象深刻。这些车严重影响了天津以及周边的空气质量。令人欣慰的是,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强化机动车尾气治理”“对高排放机动车进行专项整治”,对防治机动车污染做出了部署安排。
“环保部已经确定,今年9月底前,天津港不再接收柴油货车运输的集港煤炭,反映了治理开始向更精细的路径上走。”包景岭表示,仅此一项,每天可以减少近6000辆载重40吨以上的重型车过境京津,虽然公路改铁路运输会增加投入,但环境效益非常明显。
代表、委员们表示,要落实报告中的具体措施要求,进一步扎实推进大气环境治理,坚决打好蓝天保卫战。(来源:中国环境报、中国环境新闻、澎湃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