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
在线客服 客服软件
在线客服系统
栏目名称
行业前沿
行业新闻
政策法规
技术进展
人才库
战略合作
交流平台
销售服务
物流服务
融资服务
咨询服务
注册协议
关于我们
公司介绍

上海城市矿产开发 打造工业固废百亿产值

时间:08/14/2015 09:18:46

   上海市经济信息化委日前发布了《上海市资源综合利用产业发展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晒出了一份上海

2014年资源综合利用最新成绩单,亮出当地资源综合利用行业转型升级路线图。

《报告》显示,2014年上海市250家资源综合利用认定企业实现资源综合利用认定产品产值81.13亿元,同比增长9.9%;资源综合利用行业正逐步突破传统的增长方式,逐步向深度化、高技术、多领域发展。

 98.4%工业固废打造百亿产值

 目前,上海拥有总量约2000万千瓦的发电机组,分别分布在外高桥、石洞口、漕泾等十多家大型电厂。同时,上海境内还有宝山钢铁,中石化上海石化、高桥石化等企业。根据《报告》,2014年度全市冶炼渣、粉煤灰、脱硫石膏等主要工业固体废弃物排放总量达1901.7万吨。

 数量巨大的工业固废目前得到充分的回收利用,《报告》显示,相关利用量1871.3万吨,综合利用率98.4%,产值超过100亿元。对此,上海市经济信息化委节能与综合利用处副处长刘卫星表示,城市废弃物的处置利用关系到城市运行安全有序,上海高度重视并组织相关行业开发这座“城市富矿”,生产出具有较高使用价值、应用于工程建设、工业生产和市民生活的原材料。

 我国对大宗工业固废等资源综合利用实施鼓励和扶持政策,规定资源综合利用原料、工艺、技术或新材料,以及资源综合利用发电(机组)可享受增值税和所得税减免。

《报告》显示,至2014年底,经上海市经济信息化委认定的享受减免或优惠政策的企业有250家,就业人数1.4万人;2014年实现认定产品产值81.13亿元,较上年增长9.9%;完成资源综合利用认定产品税后利润5.60亿元,增长16.4%

 经处置后的工业固废应用广泛,大有“用武”之地。上海的冶炼渣主要用于建筑材料,部分经深加工变为附加值很高的磁性元件材料;粉煤灰用在墙体原材料、泥生产、砼及砂浆等;脱硫石膏则用于水泥辅料、纸面石膏板、粉刷石膏和石膏砂浆等。

 资源综合利用产品具有先天的节能减排属性。《报告》指出,经上海市建筑科学研究院测算,2014年度全市认定企业利用工业固废(除矿渣)1307.09万吨,等于节约标煤84.08万吨,减排二氧化碳583.12万吨,节约土地资源4688亩。

 100多万吨脱硫石膏全成建材好产品

 开发城市矿产,需要攻克的最大堡垒无疑是产业化发展、高附加值利用和绿色化生产。近年来,上海充分发挥科研院所、大学集聚的优势,坚持以科技创新为“引擎”,实现资源综合利用的“高、大、上”(高标准、大项目、上水平)。

 电厂烟气脱硫是治理大气环境的“必修课”,但大量脱硫石膏却令人头痛。上海市资源综合利用协会秘书长陈清表示,十多年前,上海市就启动了电厂的脱硫脱硝工程项目,然而脱硫石膏一直找不到销路,致使电厂的料场堆积如山,令人焦虑。“大风扬起,粉尘乱舞影响周边环境,一下雨石膏浆水又污染水环境。”

上海市资源综合利用行业协会向市管理部门转达了企业要求租土地用作堆场的诉求。在此情况下,市经信委组织企业与市建科院等通过开展产学研攻关,成功开发多款绿色建材产品。目前全市每年100多万吨脱硫石膏100%得到利用。

 在钢渣利用方面,还需要基地建设的支撑,上海对此也作出了探索。

 中冶宝钢技术服务有限公司打造国家级钢渣综合利用产业示范基地。至2020年基地将围绕“钢渣处理—综合利用”一体化、产业化发展的总体思路,计划五年内建成年产300万吨钢渣返生产利用中心,年产40万吨钢渣型砂磨料生产线、年产30万吨钢渣短流程微粉生产线以及10万吨钢渣预处理车间,最终形成年处理300万吨、利用100万吨钢渣规模的环境经营综合能力。

 资源利用行业尚存生产规模偏小、粗放型产品多等问题

 尽管目前上海市资源综合利用取得了一些成绩,产业发展前景也看好,但“成长中的烦恼”还有不少,主要是认定企业生产规模偏小、布局分散、粗放型产品多,全市统一的回收体系建设还没有取得实质性突破,“马路游击队”的市场仍较大。

 据陈臻介绍,未来五年,上海资源综合利用产业将以《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为指引,结合上海具体实际,认认真真做好以下几件事:

 第一,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淘汰落后产能。推进传统型固废处置企业的改造升级,开发推广节能型新产品,延伸产业链,实现深度开发和清洁生产。

 其中,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技术向超细、复配、大掺量、高附加值方向发展;电子废弃物拆解利用向深度、规模化发展;工业再制造产业要拓展领域,聚焦汽车零部件再制造、工程机械再制造、电机产品再制造、机床设备再制造、打印耗材再制造等五大重点领域。

 第二,优化产业布局,创建产业示范基地。逐步“关停并转”规模小、污染严重、不符合《产业准入》的企业,调整合规企业向工业园区集聚。推进工业固废利用、城市固废开发利用、再生资源利用处置基地的布局与建设。同时,培育规模化企业,鼓励兼并重组,做大做强规模;组织实施重大产业化投资项目和技术创新项目,形成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龙头企业、骨干企业。

 第三,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大力推进技术创新。支持规模型企业建立技术中心,大力开发产业化发展的核心技术、前沿技术和共性技术。利用企业“产学研”合作攻关的战略型平台,在新技术、新产品等方面取得突破,走在全国前列。

 第四,以“互联网+”为契机,建立资源回收、处置、利用、销售一体化的信息化平台。在政府部门组织、支持下,建立全市“部门协同工作机制”;应用“互联网+”技术,建立固体废弃物、废旧电器电子物等的分类回收、处置、利用和销售的网络体系和交易平台,推动一批服务型企业成长。


(转自:中国粉煤灰产业联盟)


山西省通信管理局备案号:晋ICP备12002432号-2 19848248
版权所有 @2015, 山西省粉煤灰行业协会主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