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
在线客服 客服软件
在线客服系统
栏目名称
行业前沿
行业新闻
政策法规
技术进展
人才库
战略合作
交流平台
销售服务
物流服务
融资服务
咨询服务
注册协议
关于我们
公司介绍

2016年绿色建材产业园区发展综述

时间:02/03/2017 18:04:52

绿色建材的发展必须走产业融合之路。随着产业链条逐渐完整,模式也正在从单一企业向园区项目集聚转变,绿色建材产业园区的建设和发展前景一片大好,很多城市正是看到了这一点,纷纷将绿色建材打造为各自的城市名片。

山东泰安、河南汝阳、广西贺州,以及江苏宿迁、淮安、常州等地区积极推进绿色建材产业园区建设,打造绿色建材产业基地,实现了工业退城入园和绿色建材产业集聚发展,通过集聚效应来推广绿色建材的发展。产业园项目落实了工信部、住建部推动绿色建材产业的方针政策,顺应了中国建材联合会提出的建材产业转型升级和结构调整的改革路径,是符合中国绿色建材产业发展联盟发展思路的绿色建材产业链集聚发展的典型案例,也是我国建材工业园区商业模式变革的创新基地、示范基地。

 

湖北荆门

打造生态家居全产业链

近日,荆门市绿色建筑建材产业园亚丹生态家居项目呈现一派繁忙的施工景象:该项目总投资5亿元、占地面积160亩,建设8条德国定制家具生产线、2条贴面板生产线,目前两栋大型厂房、成品仓库、办公和研发楼、食堂和宿舍楼主体工程相继完工,部分设备已进入厂房。

同时,与亚丹生态家居项目比邻而居的亚飞新材料项目也是一片热火朝天的建设场景,该项目总投资5亿元、占地面积100亩,建设100条木塑生产线,目前正在进行厂房、综合楼、研发楼等基础设施的建设。

2016年以来,荆门市委、市政府作出“四基地三城”建设总体部署,抢抓国家“积极推广绿色建筑和建材,大力发展钢结构和装配式建筑”的有利时机,引入住建部住宅产业化、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总院绿色建材、德国绿色建筑建材产业三大资源,依托东宝生物质产业发展基础,科学规划和全力推进产业园建设,打造全国绿色建筑和装配式建筑产业化基地。该园区是荆门市与住建部合作的重点项目,规划总用地面积18000亩,建设绿色家居产业、装配式产业、节能保温产业、建材设备产业、综合服务“五大功能区”,到2020年,完成一期5000亩建设,引进和培育绿色建筑建材产业龙头企业10家以上、亿元绿色建筑建材企业30家以上,完成投资额100亿元,实现年产值200亿元。到2025年,产业园全面建成,完成总投资300亿,实现产值500亿。

据悉,绿色家居产业区主要利用天然材料或废弃秸秆生产环保、绿色、可持续发展的家居产品;装配式产业区主要围绕钢结构、PC构件、木结构等生产装配式建筑构配件;节能保温产业区主要生产节能保温、防火隔音以及生物质建材等;建材设备产业区主要生产绿色建筑建材相关机械设备;综合服务区主要打造建材产业研究、绿色建材检验、绿色建筑评估和金融法律等综合平台,以及提供园区职工生产生活等方面服务。

作为绿色建筑建材产业园五大功能区之一的绿色家居产业区,是以政府投融资平台——北诚产业投资公司为主体,通过产业发展基金引导投入,融资5.3亿元建设的政府重资产项目,主要发展生物质建材和绿色家居,以禾香板、OSB精木板、木塑板“三张环保板”为基材,致力打造基材生产——板材精加工——绿色环保板式家具生产——智能家具、互联网+家居的绿色家居全产业链,建设“中部循环利用板材之都”。

 

湖南宁乡

国家级绿色建材产业示范园

在以“建设两型社会,构筑绿色之家”为主题的2016中国(长沙)住宅产业化与绿色建筑产业博览会上,来自宁乡经开区的中建科技湖南有限公司、湖南中财化学建材有限公司等9家绿色建材企业亮相,内容涵盖住宅产业化与绿色建筑、节能环保领域新产品发布展示、政策标准解读、行业发展分析等方面内容。

住博会开幕现场,中建科技展台前人头攒动。该公司引用时下酷炫的VR虚拟现实技术,展示建筑产业化生产流程和成品结构,吸引了众多参观者驻足体验。通过VR仪器,参观者可以身临其境感受高科技建筑的魅力。

宁乡经开区振邦氟涂料公司是亚洲最大的水性环保型氟涂料生产基地,该公司全面推行低碳、绿色、生态的理念,成为绿色建材涂料行业的翘楚,许多产品成为节能环保涂料产品的样板。展会上展出的溶剂型氟碳漆、水性氟碳漆等绿色建材产品吸引了众多参观者驻足询问。

湖南中财化学建材有限公司是一家位于宁乡经开区的大型建材生产企业。展会上,该企业最新生产的PVC电工套管系列、HDPE双臂波纹管等产品在展会上受到热捧。“参展的这些产品耐高温,卫生无毒,即使燃烧时也不会产生有毒气体排放,无白色污染隐患,目前远销加拿大、俄罗斯、西班牙、澳大利亚等国家。”中财化建相关负责人表示。

目前,宁乡经开区已集聚各类建材相关企业30多家,拥有中建科技、联塑建材、中财化建、远大住工、海大铝材、文象环保等大批知名绿色建材企业,园区已经初步实现了研发、制造、施工、装饰、销售、物业等“一条龙”的住宅生产与运营管理,绿色建材产业已经成为园区发展的生力军,将力争在2020年实现500亿元的绿色建材产值目标,打造一个国家级绿色建材产业示范园。

 

河北涉县

绿色建材助力京津冀新发展

近日,由邯郸市建筑业协会、冀·津(涉县·天铁)循环经济产业示范区主办,海天集团一三高研科技有限公司承办的绿色建材新产品展示交流暨新闻发布会,在涉县冀津循环园区举行。展会上,高强线材、轻型型材、干混砂浆、城市功能砖、微晶板材等10多种产品吸引了众多与会人员驻足。

来自湖南的一位建筑承包商说:“这些产品全都是利用废热、废渣和矿山废弃物生产的,成本低、价格低、质量好,而且环保节能,产品已经覆盖了钢结构住宅的所有要素,未来前景肯定广阔,我期待能有更多合作。”

据悉,涉县钢铁、电力等工业基础雄厚,境内有约3亿吨尾矿和废石资源,天铁集团每年产生上百万吨钢渣、水渣等废弃物。“我国目前正处于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和美丽乡村建设加速推进的重要时期,绿色建材、绿色建筑产业发展面临难得的历史机遇。而充足的原材料为我们绿色建材产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涉县县委书记李书生说。

为加快绿色建材、绿色建筑等产业发展,涉县专门出台关于支持和加快绿色建筑和住宅产业现代化发展的六条意见,对满足标准要求的绿色建筑给予补贴,对住宅产业现代化生产企业,采用住宅产业现代化建设方式建造的房屋等,给予政策、用地、金融等方面的支持。

同时,该县继续抢抓京津冀协同发展历史机遇,以省级冀津循环经济产业示范区为载体,大力开展全民招商、全民创业,引进和实施一批大项目、好项目,尤其是引进和培育一批以推进绿色建材、绿色建筑为方向的项目,有力推动了县域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截至目前,除总投资50亿元的邯郸一三集团综合钢延外,冀津循环经济产业示范区内还引进了国内钢结构建筑领域的领军企业杭萧钢构,投资30亿元兴建冀鑫杭萧钢构绿色住宅产业化项目,同时引进了投资5亿元的鑫天装配式住宅产业化项目、总投资26亿元的金隅35万吨矿岩棉生产线、总投资5亿元的邯郸市京通新型保温材料等新型建材项目,搭建了“初级建材产品-各种新型建材-绿色新型建材产业化-绿色住宅产业化”完整产业链。

 

云南东川

投资3亿元建绿色环保建材产业园

为循环利用东川矿渣、河沙、尾砂等废弃资源,治理优化生态环境,促进东川区域经济转型升级,构建云南海绵城市产业基地,近日,东川绿色环保建材产业园项目在东川再就业特色产业园投资建设。

该项目总投资3亿元,建设期8个月,占地面积约200亩,包括生产车间、产品展示、仓储物流、办公设施等,选址紧邻东格公路,交通便利。之后,投资方将陆续在东川建造建材厂、混凝土厂、沥青厂、水稳厂,预计年销售额达到每年15亿元至16.5亿元。

东川拥有丰富的河沙资源,项目不仅对小江河沙的开展利用有积极助推作用,并且对东川城市建设有深远影响。探索河沙综合开发、加速管道输沙研发、推进河沙产业化,综合利用矿渣,生产开发各种环保节能的新型建材是东川转型发展的重要举措。项目成立后能够发挥东川“再就业特区”辐射带动作用,建设成为昆明重要的有色冶金产业基地和磷化工基地,提高资源转化利用水平。

据介绍,“海绵城市”能有效应对城市内涝的高发态势,逐步削减城市雨洪风险,国务院办公厅、住房城乡建设部、水利部和财政部等部门自2010年开始,逐步通过顶层政策设计,要求地方加强城市雨洪管理、改善城市排水能力,构建有中国特色的海绵城市体。各地根据资源环境承载能力构建科学合理的城镇化布局,尽可能减少对自然的干扰和损害,集约利用土地、水、能源资源,解决城市缺水问题,建设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的“海绵城市”。

 

四川泸州

力争五年建成绿色建材产业示范基地

近日,四川省泸州市印发了《关于加快推进建筑产业化发展的实施意见》,要求到2020年底,全新建住宅全装修率达到50%以上,力争5年时间打造四川省绿色建材产业化示范基地(规划用地5000亩,总投资70亿),形成绿色建材“生产加工、研发设计、检测营销、产品交易、教育培训、金融担保、配套服务”为一体的节能低碳、绿色生态型产业发展集聚示范基地。

据了解,2016年底前,已经完成园区已征地场地平整,进行市政配套道路建设。20175月前第一批项目建成投产。

到2017年底,泸州全市重点培育1家集设计、生产、施工、装修、运输为一体的工程总承包企业,培育2-3家预制部品构件配套生产企业;逐步形成符合建筑产业现代化要求的管理体系,形成优势互补、实力雄厚、信誉良好的大型产业化集团。

 

江苏宿迁

以绿色建材为主导产业的生态之城

经过近几年的发展,宿迁产业质态明显提升,然而产业集聚度不高、特色产业规模不大、产业层次较低的现状还未得到根本性改变。那么,转型发展如何破题?宿迁以先进特色产业园为抓手,培育创新驱动的亮点。

在运河宿迁港产业园的江苏康美新材料生产车间,工人们正在研制高新环保节能型门窗的材料,近期也将进行量产。如今,这种材料被广泛运用于写字楼、新建住宅等建筑领域,公司也已收到了全国各地近60万平方米的订单,价值超亿元。

从2013年开始,宿迁举全市之力建设运河宿迁港产业园。按照宿迁市委市政府的部署,运河宿迁港产业园也是中心城区八个先进特色产业园之一,借助物流推动绿色建材集聚。目前,产业园新引进美宿德创、恒通赛木、冠牛木业等绿色建材企业6家,计划总投资超30亿元;康美新材、海润建材等重点工业项目已建成试生产。

围绕绿色建材产业,紧盯行业中的龙头企业和上市公司,再新引进一批科技含量高的绿色建材企业。同时加快洋北镇新型城镇化项目规划方案报批等前期工作,完善园区的功能配套,创优园区服务环境。

产业集聚,不仅要扩大产业规模,还要提升产业层次、产业质量和产业竞争力。而对于产业特色来说,则需通过特色产业园,真正建成新业态、新技术、新模式、新产业的“四新”产业集聚地。宿迁高新区就以北斗通信产业园这张牌为主打,依托北斗星通的资金、人才、技术、产业优势,重点打造电子产品制造、软件研发、半导体、智能装备制造、通信系统、汽车电子、车联网等产业,目前已先期启动一栋研发楼和一栋标准厂房建设,来打造国家级的工程研究中心和电子实验室。

今年,中心城区共确定了中国宿迁电子商务产业园、北斗通信产业园、激光装备产业园、绿色建材产业园、智能家电产业园、膜材料产业园、保险服务产业园、创意包装产业园等8个先进特色产业园,通过产业园的打造,聚焦市域“4+4”和县域“2+1”产业体系,加快打造智能家电、绿色建材、功能材料三大先进制造业基地和食品饮料、机电装备、纺织服装三大特色产业基地。预计通过两到三年的努力,全面提升特色产业发展的规模、质量、层次和竞争力,从而抢占产业发展的制高点、打造产业发展的新高峰。

 

广西贺州

从“贺州白”走向绿色路

2016年年初,贺州进入一个谋划大计的“春天”。

随着贺州“十三五”规划正式浮出水面,未来五年,贺州深入实施创新驱动、绿色崛起、向东开放、人才兴贺、新型城镇化“五大战略”,全面推进基础设施建设、支柱产业超千过百、全面脱贫、重点城镇建设、美丽贺州乡村建设“五大攻坚行动”,统筹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打造“生态贺州·长寿胜地”,把贺州建成广西对接东部和中部地区的重要门户和枢纽,奋力与全国全区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发展生态经济,贺州无疑具有诸多“先天优势”。经过多年的发展,贺州初步形成碳酸钙、新型建筑材料两个千亿元产业。贺州生态产业园“晋级”自治区生态经济产业园、自治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是广西唯一一个“全国生态保护与建设示范区”和全国“多规合一”试点城市;在全区率先培育生态健康产业,成为中国第一个长寿市;成为全国首个出口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县区全覆盖的地级市,正在建设国家农业科技园区。所有这些,都是近年来贺州抓住绿色生态的优势,打造集群式全产业链取得的丰硕成果。

面对绿色崛起的新课题,贺州有自己的心法与技法:坚持绿色发展理念,推动贺州绿色崛起,必须全力以赴加快园区建设,大力发展生态循环产业,把贺州生态产业园打造成为贺州经济发展新一极。

生态产业园是贺州市委、市政府近年来发展生态循环经济战略宏图的“发动机”。作为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府选定重点支持的三个生态经济园区之一,贺州市规划了总面积48.139平方公里的生态产业园区。园区重点发展科研、电子商务、环保生态、铝电子、新材料、新能源、生物医药、物流、都市工业等产业。配合智慧城市的建设,园区内规划建设了智慧园区,智能充电桩,智能路灯及国际健康养生项目,分布式储能及智能微电网系统,可实现绿色出行、绿色生活、绿色园区的共存共生。

2015年,贺州市首个新能源汽车项目——广西景鸿新能源汽车产业园项目在贺州高新区生态产业园内正式开工建设。生态环保是这个项目的特色和亮点,占地面积1400亩,项目工程由相关上下游配套企业共同投资25亿元,经过5年的建设,一个生产旅游观光车、小型轿车、警用巡逻车、市政巡逻车、公交车、环保车的产业将屹立贺州,有效带动贺州绿色新能源产业发展。

科学谋划空间,布局生态产业;高新产业驱动,锁定绿色发展。贺州市坚定不移地实施“生态立市、产业强市、特色兴市”主体战略,用绿色打造城市的生产空间、生活空间、生态空间,是贺州接下来的工作目标。

(转自:中国建材报)

 



山西省通信管理局备案号:晋ICP备12002432号-2 19856359
版权所有 @2015, 山西省粉煤灰行业协会主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