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 为有效应对垃圾“围城”“堆山”“填河”现象,河南全省将于2017年6月底前完成省、市、县三级联网建筑垃圾行业大数据监管平台建设。届时,建筑垃圾管理和资源化利用将实现全链条闭合管理。这是河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29日发布的消息。
据了解,河南省城镇化步伐较快,目前全省建筑垃圾存量5亿吨,每年增量近1亿吨。多年来私拉乱倒、随意倾倒的处理垃圾方式,严重危害生态和民生,群众屡屡诟病。
如何变废为宝,能否化害为利?河南省从机制保障上做文章,先后建立协调联动机制,严格建筑垃圾核准制度,完善建筑垃圾收费制度、落实特许经营制度。从全省来看,目前已核准清运公司113家,核准清运车辆6371台,其中清洁能源专用车689台。
特别是许昌市,探索出“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特许经营,循环利用”的新路子,被国家住建部誉为“许昌经验”。十余年间,许昌市累计处理建筑垃圾4000万吨,资源利用率达95%。目前,信阳、驻马店、安阳等地正在复制推广“许昌经验”。
“建筑垃圾是放错了地方的资源。”河南省住建厅副厅长巩魁生介绍,建筑垃圾的再生品已在公路、城市道路、河湖水系治理以及房屋建筑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2016年,河南建筑垃圾产生总量为10522万吨,建筑垃圾直接使用和再生处置利用的有4818万吨,资源化利用率达到45.79%。”
目前,洛阳、开封、许昌等地正加紧建设大数据平台,预计2017年6月底前,完成省、市、县三级联网的建筑垃圾行业大数据监管平台建设。
(转自:中国建材报)